家人们!你们敢信吗?现在江门人种地睿新策略,手机成了“新农具”!
南方视评,大道江门。
近日,按照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、广东省委宣传部关于“媒体+”的部署,江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、江门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台了一份文件:“媒体+”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。“媒体+”要“+”什么?江门提出了“媒体+”市场、文化、生活、产业、品牌、科技、智库七大垂直领域,涵盖17项工作任务、29个链接节点。
简单来说,就是要让陈皮、鳗鱼、马冈鹅这些土特产变身网红货。
媒体怎么“+”?我们来扒扒江门这套助农新玩法。
农产品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已是流通服务体系上的重要一环。南方+记者 杨兴乐 摄
先说个猛料:未来三年,江门要办100场直播带货!政府搭台、媒体唱戏,把田间地头变成直播间。想象一下,马冈鹅在镜头前“散步”,丝苗米带着稻花香上链接,采购商对着屏幕就能“云选货”,这操作是不是很秀?
农产品展示。南方+记者 杨兴乐 摄
光卖货还不够,江门要给农产品“造名气”——“江门优品”要冲刺千万销售额,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要擦亮招牌;参加农展会有媒体追着拍,丰收节有全媒体直播,连崇左的帮扶农产品都能跟着沾光,这曝光度直接拉满!
小陈皮“撬动”260亿元大产业。 南方+ 杨兴乐 摄
以前务农看谁“锄头硬”,现在比谁“触网快”。
重点来啦!普通人也能当“乡村网红”!政府要开30多期培训班,教大家拍视频、搞直播、做运营。不管你是村干部还是种田大户,都能学本事。银龄老人有手机助理,种地能手有智慧特训营,未来村口大爷可能比你还懂流量!
给大家划重点,“媒体+”一揽子行动助力下,今年“江门优品”要先破千万销售额,年底前力争实现六大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900亿元;2026年地理标志产品更响亮;到2027年,农产品要卖到国内外,农文旅融合玩出新花样。现在江门已经有63个大湾区“菜篮子”基地,16个地理标志产品,底子超扎实!
江门市2025“助力百千万·网推家乡美”直播带货宣传活动。南方+ 张婧媛 摄
其实江门早有经验,“助力百千万・网推家乡美”直播带货连办两年,吸引千万人观看,卖了1.6万单!现在“农产品盲盒”“认养农场”这些新玩法都安排上了。
当农民成了新农人,农田变成直播间,土特产成了抢手货,这不就是乡村振兴的正确打开方式吗?江门这套“媒体+”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的组合拳,你觉得够不够硬核?
主持:吴惠芳
文案:张婧媛
摄像/剪辑:熊毅 何筱彤
设计:区瑞香睿新策略
纯旭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